本文转自:天津日报
地震大装置预计10月投用(图)
大型振动台台体正在进行性能调试星空app官网登录入口
姜凝 本报记者 姜宝成 通讯员 郭程 摄Array
大型振动台台体昨日完成吊装。
2023年9月18日,技术人员为大型振动台下部工作台打防护绳钻孔。 本报记者 姜宝成 通讯员 郭程 摄
本报讯(记者 姜凝)昨日,从天津大学获悉,作为“国之重器”的天津大学国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(以下简称地震大装置)有新进展:其核心设备——大型振动台台体完成吊装,目前正在进行性能调试。根据规划,地震大装置将一边通过地震工程模拟试验系统进行物理实验,一边通过高性能计算与智能仿真系统还原真实的地震数据,进行智能仿真和数据分析,帮助人类实现从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的转变。
据了解,大型振动台台体长20米、宽16米、高5米、重800吨,可满足大尺寸模型试验。台面下方放置了作动器,试验中,作动器能模拟横向、纵向的地震动,影响放在台面上的被测建筑,再通过台面上的传感器和周边摄像头,获取精准的振动数据。振动台最高载重可达1350吨,相当于7层建筑物的重量,研究人员可在台面上放楼房、桥梁、大坝等实体模型,以实物形式对其内部进行抗震性能测试,国内外现有的上千条有记载的地震活动都能在此复现。通过测试,可以对既有工程结构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价加固,也能为新建建筑物提供安全验证。此外,地震大装置中另一核心设备——水下振动台台阵已安装完毕,不仅可以模拟不同位置的地震动,还可以模拟河流、海流、海浪等涉水环境,能为跨海大桥、海底隧道、水工大坝和海上风电等提供实验环境,助力工程建设。
建设地震大装置,旨在通过建设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和水下振动台台阵,真实再现多种形式的地震,直观了解工程结构在地震中被破坏的机理和特征,为建筑工程结构的抗震减灾技术发展提供数据支撑,进而找到提高工程结构抵御地震的方法。2018年8月,地震大装置由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。2019年10月,项目由天津大学牵头启动建设。预计今年10月,整个设施可以完成验收、投入使用。该设施建成后,将成为全世界台面尺寸最大、载重最大、实验能力最强的地震模拟振动台。
台儿庄区邳庄镇卫生院李玉民:筑牢基层医疗网底 担当群众健康“守门人”
作者: 陈紫涵 10-31 10:45:48两会特写 | 点赞新重庆!外国驻渝蓉领事官员在重庆“两会”寻合作机遇
作者: 双笙 (陈元汐) 10-26 19:14:40扫一扫安装
星空app官网登录入口发现更多
网友评论 更多
1756 Zealot周星星
做磁浮的梁 架传承的桥(讲述·弘扬科学家精神)
11-11 02:9:56 推荐
4623 安琦
广元昭化: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
10-29 00:40:9 推荐
3472 陆经
渔民新村焕新颜
11-10 21:52:29 推荐
6032 贾乃亮
四川岷江尖子山航电枢纽工程公共交通桥梁首片预制梁成功架设
11-04 00:43:29 推荐